哲学与宗教

教皇诺里乌斯

教皇诺里乌斯
教皇诺里乌斯
Anonim

荣誉勋章一世(生于罗马坎帕尼亚[意大利]-死于638年10月12日),于625年至638年任教皇,其死后被定罪为异教徒,此后引起了教皇无误的广泛争议。

在他成为教皇之前,对他的一生一无所知。625年10月27日,他当选为接任教宗博尼法斯五世的继任者。以教皇圣格雷戈里一世为榜样,他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基督教化工作,赋予了鸦片(即大都市管辖权的象征)坎特伯雷的圣奥诺里乌斯大主教和约克的圣保利努斯大主教,诱使基督教徒凯尔特人接受罗马礼拜式和复活节日期,并派遣圣比林努斯(多切斯特的后任主教)前往古老的英国威塞克斯王国宣教。

Honorius在意大利颇有影响力,帮助挽救了罗马建筑的废墟,并赞助了重要的基督教建筑修复计划,包括Santa Agnese Fuori le Mura。他结束了伊斯特拉在某些省份中拒绝接受君士坦丁堡第二委员会(三章)(553)的谴责所造成的分裂,这是东西方关于内斯托里亚教堂的一场大规模的神学争论。在与几个教会理事会的合作下,奥诺尼乌斯重新组织了西班牙最近改建的西哥特王国的教堂。

奥诺尼乌斯崇高才能的症结在于他在拜占庭教会关于一夫一妻制的争论中扮演的角色,这是一种异端的教义,即基督只有一种本性,而不是两种(即人与神),而一神一性论则是另一种异端,认为基督只有一种意志。634年,君士坦丁堡牧师谢尔盖斯(Sergius)呼吁结束这场争论,并提议东西方都支持基督的“一个意志”学说时,奥诺尼厄斯(Honorius)提到查尔斯顿议会的信仰表白作答(451)。基督的本性是不可分割的,他将其解释为在基督中的单一旨意。然后,他禁止对该主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680年,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四世召集了君士坦丁堡第三届理事会,以解决这场仍在激烈进行的争论。由于议会裁定基督有两个意愿,因此奥诺留斯的学说被谴责为赞成一神论者。教皇圣里奥二世在682年证实了这一谴责,说奥诺尼厄斯“教not不信奉使徒传统的人”“允许无辜的信仰受到污点”。他的继任者拒绝接受奥诺留斯的学说,谴责一神教徒制,从而拉伤了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之间的关系。此外,他的可疑正统教义在第一届梵蒂冈会议(1869-70年)中被教皇无误的反对者复活并使用。Honorius的辩护者否认他的说法是官方的,坚称他的教导是不明智的,而不是异端,而且许多学者认为,他是否是异端是有争议的。他们认为他似乎误解了问题要点,并指出他的语言有些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