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液晶显示电子产品

目录:

液晶显示电子产品
液晶显示电子产品
Anonim

超扭曲向列显示器

在1980年代初期,人们发现将液晶盒的扭曲角增加到大约180-270°(相当常见的是240°)可以使用更多的像素行,从而增加了复杂度可以显示的图像数量。这些超扭曲向列(STN)显示器通过使用与TN显示器类似的基板结构实现了高扭曲,但是在液晶中溶解了额外的光学活性化合物,称为手性掺杂剂。使用无源矩阵寻址激活显示,为此像素按行和列排列;将电压选择性地施加到特定的行和列将在相交处激活相应的元素。与90°扭曲的电池相比,超扭曲在施加的电压下导致光传输的相对变化更大。这减少了不需要的像素的照明,即所谓的“串扰”,该像素控制了可以在无源矩阵寻址中激活的行数。彩色STN显示器已经为计算机显示器生产,但在市场上已被更现代的薄膜晶体管TN显示器(如下所述)所取代,后者具有更好的视角,颜色和响应速度。单色STN显示器仍广泛用于移动电话和其他不需要颜色的设备中。

薄膜晶体管显示器

复杂图像的显示需要由数千个像素组成的高分辨率点矩阵显示。例如,用于计算机显示器的视频图形阵列(VGA)标准由640 x 480个像素组成的阵列组成,对于彩色LCD而言,其转换为921,600个单独像素。通过使用薄膜晶体管(TFT)TN显示器,可以从这种复杂性的阵列中构建出出色的图像,其中每个像素都与一个与之关联的硅晶体管充当单个电子开关。(图中显示了TFT显示器的剖面图。)与上一节中介绍的无源矩阵显示器不同,对每个像素使用晶体管使TFT成为有源矩阵显示器。TN效果产生黑白图像,但是,如图所示,可以通过使用红色,蓝色和绿色滤镜形成三个像素组来生成彩色图像。借助于置于液晶面板后面的平坦背光,显示的图像是明亮的。

TFT显示器于1980年代末问世,如今已广泛用于便携式计算机和用作个人计算机的节省空间的纯平显示器。TFT的某些方面,例如视角,速度和大面积显示器的制造成本,已经减慢了其全面的商业开发速度。尽管如此,这些LCD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电视市场。

其他透射向列显示

近年来,已将90°TN的许多替代产品商业化,以用于有源矩阵基板。例如,平面内切换(IPS)显示器通过向单个基板上的电极施加切换电压以使液晶解扭来进行操作。IPS显示器的视角本质上优于TFT TN。然而,在其基板上需要更多电极电路的需求会导致背光的使用效率降低。扭曲的垂直排列向列(TVAN)显示器使用的分子倾向于以其长轴垂直于施加电场的方向进行定向。少量的光学活性材料被添加到液晶中,导致其在施加电压时采用扭曲结构。TVAN显示器可以显示出很高的对比度和良好的视角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