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上海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
Anonim

经过八年的筹备和大约500亿美元的支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向公众开放。到10月31日活动结束时,据信中国的第一个国际博览会或世界博览会吸引了创纪录的7300万游客,其中最大的一天(10月16日)估计为103万。

2002年12月,上海被国际展览局选定为2010年博览会的举办城市。选择举办世博会的场地位于上海中部的黄浦江两岸,占地近5.3平方公里(约2平方英里)。展览面积的四分之三在河的东部(浦东),其余部分在河西(浦西)。投入了大量精力准备两个站点,并改善了上海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已完成的著名项目中,有一些是在上海地铁(轻轨)系统上增加了新线路(包括对世博园区的刺激),并扩展了现有线路,扩大了上海两个国际机场的航站楼容量,并改善了主要道路,包括增加了黄浦江上的新双层桥和通向浦东工地的河下新隧道。此外,在浦东新址沿河沿岸建立了一座大型的新多功能文化中心。

活动组织者选择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标志着城市化在21世纪的日益重要的作用,也突出并促进了上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都市之一。在五个“主题”展馆中探索了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城市化对地球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城市化。此外,浦西站点的一部分被指定为“城市最佳实践区”,不同城市可以在此方面展示住房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各种创新,以改善城市生活和环境质量。

190多个国家和大约50个其他组织和公司实体为此次博览会建造了各种展馆和展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馆,其顶部是红色悬臂屋顶,让人联想到中国传统的斗拱式建筑风格。其他著名的国家馆包括英国的国家馆,具有20米(66英尺)高的立方体结构(“种子大教堂”),由数以万计的细长丙烯酸棒组成,每个棒的末端都嵌入了植物种子。竿; 澳大利亚的建筑,其红棕色外观唤起了该国著名的乌鲁鲁/艾尔斯岩地标;瑞士则将城市主题的内饰与可生物降解的大豆外墙幕墙结合在一起,外墙幕墙布满了光电电池和牧场般的草屋顶。中国的展馆,文化中心和其他一些建筑物被设计成永久性的,而其余的只是在博览会期间的临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