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与流行文化

第三届电影院电影运动

第三届电影院电影运动
第三届电影院电影运动
Anonim

第三电影院,也称为第三世界电影院,是第三世界国家(主要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审美和政治电影运动,是好莱坞(第一电影院)和注重审美的欧洲电影(第二电影院)的替代品。第三电影院的电影渴望成为现实的生活写照,并强调诸如贫困,民族和个人身份,暴政和革命,殖民主义,阶级和文化习俗等主题和问题。这个名词是由阿根廷电影制片人费尔南多·索拉纳斯(Fernando Solanas)和奥卡塔维·葛蒂诺(Octavio Getino)(La hora de los hornos,1968年;《炉小时》)的制片人创造的,这是1960年代最著名的第三电影纪录片之一,其宣言是“哈西亚”。电影“ Untercer cine”(1969年;“走向第三电影院”)。

第三电影院一般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并受到德国戏剧家贝托·布雷希特(Bertol Brecht),制片人约翰·格里尔森(John Grierson)制作的英国社会纪录片以及二战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社会主义敏感性的影响。第三电影院电影制片人超越了前辈,呼吁结束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鸿沟,并坚持批判和直觉而不是宣传电影,以产生一种新的解放性大众文化。

出生于埃塞俄比亚的美国电影学者特斯霍姆·加布里埃尔(Teshome Gabriel)确定了从第三世界国家上映电影的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同化电影,例如印度的宝莱坞电影,紧随好莱坞之后,将重点放在娱乐和技术技巧上,而不再强调本地题材。在第二阶段,电影具有本地生产控制的特色,涉及本地文化和历史,但它们往往浪漫化过去而忽略了社会转型。塞内加尔导演OusmaneSembène的《曼达比》(Mandabi)(1968年;《金钱秩序》),讲述一个传统男人正面临着现代方式的挑战;布基纳法索导演加斯顿·卡博雷的加温·库尼(Wend Kuuni,1983年,《上帝的礼物》),讲述了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孩,他在看完电视后重新讲话悲剧,表征第二阶段。在第三阶段,好斗的电影,如智利电影导演米格尔·利丁(Miguel Littin)的电影《 La tierra prometida》(1973年,《应许之地》)将制作交到人民手中(而不是当地精英),并将电影用作意识形态工具。

尽管具有特殊的地理和历史背景,第三电影院的电影并不符合任何一种美学策略,而是采用了适合手头的任何形式的技术(主流或前卫)。导演和演员通常不是专职专业人士,不鼓励做艺,更着重于观众在电影创作中的角色,邀请他们探索表现与现实之间的空间,并成为制片人而非文化的消费者。

第三电影院于1967年在拉丁美洲成立,最初是在智利比尼亚德尔马举行的拉丁美洲电影节上大力提倡反殖民主义,并发行了《炉小时》,这是1960年代阿根廷历史和政治的激进而有争议的渲染以及随附的宣言“迈向第三电影院”。这种反殖民方法后来在智利智利劳尔·鲁伊斯(RaúlRuiz)的《 Tres tristes tigres》(1968年;《三只老虎》)等故事片中变得少了教条,该电影通过一个手持式摄像机对圣地亚哥黑社会进行了研究,为社会变革提供了多种选择。城市的陷害气氛。“第三电影院”方法通过国际曝光而遍及全球,尤其是在欧洲,克服了1970年代独裁者和国家赞助的障碍。

在非洲,Sembène的电影中特别展示了第三电影院,例如Xala(1975)和Moolaadé(2004),融合了非洲和西方元素以及对当地文化的批判态度。Third Cinema的另一个例子是阿尔及利亚电影制片人Abderrahmane Bouguermouh的《 La Collineoubliée》(1997年;《被遗忘的山坡》),该影片以柏柏尔文拍摄,并以矛盾的态度对待其山区居民的传统方式。

第三电影院的电影不必位于第三世界。在Black Audio Film Collective的英国电影(以及Sankofa等相关团体),例如John Akomfrah的《 Handsworth Songs》(1986年)中,传统的英国纪录片种族关系方法的风格和内容都受到了挑战。